《武术》选项课课程标准

作者:发布时间:2019-09-02 浏览次数:1539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武术专项课程,是根据我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也是一门较系统讲授武术运动概述、发展过程、竞赛与裁判法以及图解知识的课程。在技术上它包括强身方面的基本功、基本技术、规定拳术、健身养身方面的太极桩功、吐纳导引术、杨氏大架为基础的五步拳,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及防身自卫方面的攻防技巧等。

(二)课程设计理念

1武术这一极具中华民族风貌的文化体系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武术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的民族文化光彩。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更好传播。

2、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培养武术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武术课外锻炼;组织俱乐部开展竞赛及业余训练;将教学评价延伸至课外,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3、实行过程考核、目标考核、课外拓展考核有机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将体能练习和武术运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将考勤、课堂表现、课后拓展、体能、技术、技能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合理分配考核权重。重在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体能练习,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

教育部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确定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武术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制定可行的个人技术技能提升计划,具有一定的武术竞技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武术运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武术运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武术运动参与习惯,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康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武术运动项目上达到一定水平;能参加学校和校外的体育运动竞赛,并能够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武术练习中,具有明确的目标,也有良好的激励,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消除了担忧、恐惧、自卑等不良的阴暗心理。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奉献,培养了人的精神文明,也提高了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行为水平,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内容

武术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理论内容包括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和武术理论部分,实践内容包括武术基本技术、规则、战术和体能类练习。武术理论部分教学内容贯穿到实践课进行教学,实践部分是教学重点,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学生水平、接受能力等按照实践部分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体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分为认知、联系、完善三个阶段;通过教学过程对不同的技术(能)所要达到的目标分为了解、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对武术运动技术有感知,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主要是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练习,较多地利用视觉来控制武术各项技术动作。

初步掌握———练习者经过一定的武术技术练习之后,初步掌握了各段落技术动作,,并开始把各个环节动作在教师的带动下联系起来, 把技术环节结合成为完整动作。

基本掌握———在这个阶段,练习者的武术技术动作已在大脑中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练习者能够基本掌握完整的动作。

熟练掌握———这个阶段自动化程度提高,练习者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技术还能够及时的纠正他人的错误动作。

(一)武术理论内容部分:

1、武术运动的概述(了解)

2、武术运动简史(基本掌握)

3、武术的拳法、器械(了解)

(二)武术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

1)手型:拳(熟练掌握)掌(熟练掌握)勾(熟练掌握)

2)步型:马步(熟练掌握)弓步(熟练掌握)虚步(熟练掌握)歇步(熟练掌握)

仆步(熟练掌握)

3)踢腿:正踢(熟练掌握)侧踢(熟练掌握)外摆(基本掌握)内摆(基本掌握)

弹踢(了解)扫腿(了解)

4)五步拳(熟练掌握)二十四式太极(基本掌握)散打动作(基本掌握)散打基本动作(基本掌握)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内容安排

公共体育课是公共必修课,四个学期共108学时,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开设体育普修课,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14周28学时开设体育选项课。武术选项课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 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学习内容

工作任务

学时

备注

体育健康知识

体育常识

体质测试

使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及体育锻炼的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国家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有关要求及学校的相关规定。

1

第1次课

武术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武术基本技术要领,武术简史,掌握比赛的基本规则,武术拳法器械的种类。

3

贯穿实践教学过程

总计

4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序号

项目

名称

实践

课时

内容与方式

主要教学安排

实践技能要求

1

基础手型,步型

0.5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

2

五步拳

3.5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反转教学

熟练掌握

3

24式简化太极

10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熟练掌握

4

散打技术

3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基本掌握

5

体能练习及体质测试

5

集中练习

分组测试

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6

技能测试

2

分组测试

总计

24

 

(二)教学方法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2、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集中练习、分组练习和分解练习、完整练习有机结合;教学手段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教师要多注重教法的研究,首先要运用完整示范法、和分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要注意示范面、位置、速度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领做和口令都要恰当,他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动作,便于学生统一行动。在练习中分为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观察与提问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随堂组织比赛使学生“竞争”的条件下进行演练,互相取长补短,交流技艺

4、注重培养体育骨干分子,在教学过程中协助老师管理、指导小组练习。  

(三)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体育课程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技能评价、体能评价、课后发展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及分值如下表:

武术选项课总评成绩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过程评价

技能(术)评价

体能评价

发展评价

总评成绩

考勤10

表现10

柔韧、基础动作

5

五步拳

10

二十四式太极

15

散打10

30

10

 

2、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考勤、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评分,每旷课一次扣2分,每请假和迟到一次扣1分;三次迟到算一次旷课,三次旷课不得参加本学期体育考试。课后发展评价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参加校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计10分,参加体育社团和运动会志愿者活动计8分,参加PU德育平台活动计5分。

3、体能测试及武术技术考核及运用情况实行教考分离,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由体育教研室安排教师进行测试。

1)体能测试:每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根据国家体质测试成绩折算体能成绩,标准为:

 

30

29

28

27

26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男子体测成绩

90

87

84

81

78

75

72

69

66

63

60

57

54

51

女子体测成绩

85

83

81

79

77

75

73

71

69

67

65

63

61

59

 

 

 

每学年第二学期进行男子2400米,女子2000米测试,标准为: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男子2400米

10.40

10.55

11.10

11.30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女子2000米

10.50

11.05

11.20

11.40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2)武术技术考核:

1)考核内容;1柔韧性。基础动作:手型。步型 五步拳ƒ二十四式太极;散打。

2)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柔韧性。基础动作:手型。步型:

1、柔韧性:

(横叉、竖叉)卷尺从地面开始测量到裆部考核者膝关节不得弯曲(不得高于30CM)

2、基础动作:手型。步型:

教师喊出动作名称必须在最快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规范的动作。

一对一进行考核(不得提示)必须熟练完成考核内容。整套动作中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定,出现错误动作最多扣分不超过0.5分

五步拳

一对一进行考核(不得提示)必须熟练完成考核内容。整套动作中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定,出现错误动作最多扣分不超过0.5分。

评分标准——教师根据考核者完成的动作完整性、质量,满分10分。

ƒ二十四式太极;

一对一进行考核(不得提示)必须熟练完成考核内容。整套动作中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定,出现错误动作最多扣分不超过0.5分。

评分标准——教师根据考核者完成的动作完整性、质量,满分10分。

散打。:

考核方法——由两人一组配合完成。其中一人为陪考者,另一人为受测者。

评分标准——按击动作、力量给分。满分10分。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教材统一选用职业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体育与健康》(关文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十三五期间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学校要求将逐步开发网络在线课程,作为武术教学的补充。学生课外的点击学习情况将作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七、师资和场地条件

校内专任教师中胜任武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有2人,满足现有武术选项课的教学任务。现有室内武术场地1片,每个教学单元可以满足30人的教学需要。

八、教学参考资料

主要教学参考资材为《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和《24式太极教与学》;(李德印 编著)另有大量武术网络教学视频可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