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与乡村治理赋能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自 2021 年起,联合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连云港市审计局共建 “以审代训” 大学生实习基地,创新构建 “四个一” 工程,推动学生直接参与乡镇(街道)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实践,持续扩展 “以审代训” 在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实践锻炼中的育人张力,为区域审计事业发展与乡村财会监督注入职教动能。
组建一支校企联合师资团队,打造新形态育人课堂
学院以“实践导向、协同育人” 为原则,构建起以产业教授为引领,校内专业课教师、基层乡镇企业导师、外请企业导师为核心的审计类课程教学团队,从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掌握、实践任务完成、综合素质提升等维度,为学生提供全流程指导。依托虚拟教研室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推动审计教学向审计实施现场、云端互动场景延伸,同步将岗位能力标准、工作绩效考核要求融入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校外导师评价权重普遍占比30%以上,每学期每名学生接受校外导师“课后延学” 指导时长超 20学时。新形态课堂有效激发审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深度学习能力,为实践育人筑牢师资根基。
打造一方专创融合平台,孵化优质创新创业成果
聚焦“审计专业学生如何在创新创业中彰显专业价值”的核心问题,学院将创业思想与方法深度渗透“以审代训”岗位实践,让市场调研、市场分析、项目营销策划、财务规划、爬虫技术应用等复杂专业问题,在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过程中实现“边实践边学习”。依托该平台,审计专业学生参与 “挑战杯”“互联网 +” 等创新创业赛事的人数与作品数较往年实现翻倍增长,竞赛成绩显著提升,切实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办好一个学研互动论坛,构建乡村财会监督科研平台
学院已连续举办三届 “乡村财会监督与乡村治理论坛”,通过论坛集中发布乡村财会监督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邀请基层乡镇审计精英分享一线实践做法,有效促进校地、校企在乡村财会监督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践联动,得到省市农业农村局、审计局相关领导高度认可。论坛对财会监督领域教科研工作形成强力助推,学院已立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0篇,为乡村财会监督研究提供坚实支撑。
建成一支精干高效党员队伍,强化乡村治理组织保障
学院始终突出党建引领在“以审代训”项目纵深推进中的核心作用,以财税学院教师党员为骨干,打造“红色引擎助力乡村财会监督”党建品牌。在项目攻坚关键环节,党员教师与学生积极分子始终冲锋在前,形成“任务在哪里,党员干劲就在哪里”的鲜明导向。2024年,财税学院教师党支部成功入选 “省级样板党支部”,并入选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计划,为深化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经过多年实践,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通过“四个一”工程与 “以审代训”的深度融合,不仅创新了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更在服务区域乡村财会监督、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展现出职教担当,为高校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