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133所高校,10455名大学生,受益群众达65万人次……12月10日,2024年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总结展示活动上公布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年轻的红十字志愿者们深入基层,度过一个别样的“博爱青春”。
据了解,“博爱青春”项目由江苏省红十字会、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联合开展。今年“博爱青春”项目,在省市两级主办方指导下,来自全省133所高校的10455名大学生志愿者聚焦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主题,深入基层组织实施了299个子项目,受益群众达65万人次,参与的志愿者数和实施的项目数再创新高。其中,省级支持项目共有3036名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受益人数21.1万人次。
记者在展示现场看到,大学生志愿者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入城乡社区、厂矿企业和边远地区,聚焦“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传播应急救护和卫生防病知识,关怀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用专业所长与红十字精神相结合服务百姓。
“我们志愿团队不少同学都是来自动化专业的,所以今年就搭建起造血干细胞宣传网站,利用国内AI大模型接口实现AI互动对话,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相关知识。”来自南通大学张謇学院自动化专业2021级的陈茂阳告诉记者,团队除开发宣传网站外,还设计组建了“智能车”模型,吸引青少年与“智能车”对话,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
将急救知识技能覆盖更多“关键群体”,也是不少团队开展志愿服务的方向。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分析检验技术专业2023级王思瑶介绍,团队四年来先后面向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特警辅警、快递外卖小哥、物业工作人员开展普及培训,让这些每天与大量普通百姓接触的工作人员掌握急救技能。宿迁学院团委社团管理部副主任吕文娟则指导学生面向产业工人群体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我们从宿迁市总工会和团委了解到,宿迁中小企业产业工人比较需要这类培训,于是联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专业组织,共同开展培训。”吕文娟坦言,学校虽没有医科专业同学,但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将应急救护作为全校通识课开展,学生们都具备较好的应急救护素质。
“江苏是中国红十字运动重要发祥地,也是最早诞生红十字青年运动的地方。”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支苏平在讲话中表示,全省红十字会系统要进一步加大对红十字青年工作的支持力度、创新红十字青年工作机制、丰富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内容,推动救护培训、健康知识普及、红十字志愿服务等工作进校园,同时,设计更多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更多青年参与红十字事业,为推动江苏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最终60个“博爱青春”省级项目经过汇报评选,评出了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急救西游行’景区应急救护志愿服务”等10个金奖项目,徐州医科大学“护暖夕阳”等10个银奖项目,盐城工学院“守护‘角落花朵’—服刑人员子女关爱行动”等10个铜奖项目。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和宿迁学院“博爱青春”项目团队进行了现场展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李勇华宣读获奖名单,出席的领导为获奖项目颁奖。
媒体链接:https://www.xhrbjk.com/#/article?articleId=9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