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东海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学习交流

发稿时间:2023-06-26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吴兵 摄影:吴兵 浏览次数:706

为深入了解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乡村振兴实践经验,探索本地优秀思政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塑造好新时代思政品牌,6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行4人,在支部书记张洛的带领下,赴东海县学习交流。

本次活动得到了东海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东海县委宣传部非常重视此次活动,在常务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尚云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首先来到曲阳镇参观了解水晶产业发展情况,走访了曲阳镇兴西村、曲阳镇水晶街、赵庄村水晶电商产业园等地,曲阳镇书记常振华、兴西村党总支书记赵中刚详细地介绍了兴西村水晶电商产业园乃至整个曲阳镇水晶产业的加工销售情况,生动讲述了曲阳镇下属各村抓住本地水晶特色产业,一步步由穷变富的的创业故事。

曾经的兴西村产业单一,是一个种植粮食蔬菜的传统村,如今的兴西村已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晶网红村”,近4000名村民中有七八成从事着与水晶相关的工作,村中有名的水晶销售大户年销售金额甚至高达2000万元。在村党总支书记赵中刚的带领下,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矢志建设家乡。参观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们与致富能手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他创业的真实经历、心路历程,感受他建设家乡的淳朴情怀。

教师们还参观了曲阳镇电商中心,了解了曲阳镇水晶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双方就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习锻炼、创业就业交换了意见,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有益参考意见。

教师们还参观了双店镇三铺村花卉电商物流中心、花卉种植大棚。三铺村曾是全省经济“倒挂”贫困村,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郝大宝带领下,村里发展了鲜切花产业,建设了电商物流中心,发掘了电商销售渠道,从此一举摘掉“江苏省经济薄弱村”落后帽子,并先后获得“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连云港市电子商务示范村”等荣誉。

通过郝大宝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双店三铺村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以及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切身感受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富民政策在基层乡村的落地生根及生动实践。希望今后学校与地方更多地开展合作,将连云港本地的乡村振兴故事和经验向师生广为宣传,讲好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在各行业各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立足思政课教学主阵地,发挥学院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宣传优势,继续推进本地优秀思政资源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增强思政课的鲜活性、故事性,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学院也将进一步依托乡村振兴研究所,做好本地乡村振兴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进一步开展好理论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坚实的大地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