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校园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学校前阶段安全工作,部署安排今后一个时期安全工作,体现了学校对校园安全的重视。会前,我们对校园安全工作做了专题调研;昨天,院党委会又进行专门研究。刚才,左文兵副院长对学校安全工作做了总结与部署,请各系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会计系、学工处作了表态发言,各部门负责人递交了安全责任书,都很好。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关心安全问题,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国家加强了立法,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法律层面对国家安全有关问题作出了规定,明确了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并设定每年4月15日为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4月15日,是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各级各部门对安全工作也相当重视。今年4月8日,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加快健全学校安全体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网。会议强调,安全是学校头等要紧的大事,没有安全,教育改革发展无从谈起,学生成长成才也无从谈起。要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措施、更完善的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好。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对开展4月15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了布置。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系统宣传总体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加大对《国家安全法》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普遍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安全工作。4月25日,省政府在泰州靖将召开了安全生产现场会。2015年3月,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下发了《关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社会方方面面对校园安全特别注目,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厅党组对我们学校安全有明确要求。
为此,全校上下要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发展的精神和有关方面关于校园安全的要求,提高认识,足够重视,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克服“麻痹大意、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把安全发展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部署好、落实好。
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必须要有三种意识:一是安全无小事意识。每一个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轻则有经济损失,重则危及生命。学校刚刚升格,需要转型,需要发展,需要品牌培育,根本经不起任何安全事故的冲击,做好安全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要从点滴做起,对任何安全隐患都不能放松,坚持“教学质量与安全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安全防范意识。防范胜于救急。很多安全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缺少安全防范意识,没有有效防范于未然,往往是酿成大祸的重要原因。三是全员责任意识。安全任务不仅是领导的事、有关部门的工作,更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全校各部门的工作。安全稳定,人人有责,大家一起讲安全、抓安全,全过程关注安全。
二、准确把握校园安全新形势
当前,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从外部看,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始终存在,诸如敌对势力、恐怖势力、邪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与破坏等等,有的交织在一起。从经济环境看,经济下行情况下安全压力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矛盾易发多发,容易传导和扩散,给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安全压力。对高校来说,受经济下行、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毕业生自身期望过高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从自身来看,校园安全形势不仅有“高校”普遍的特点,比如: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员密集、知识密集、信息化程度较高、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活跃的特点。大学生仍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单纯,安全防范意识差。现代大学生自由程度高,极易有情绪化的表现,校园伤害、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近期,在校园安全方面我们还面临特定的情形,主要是升格转型阶段特有的。一是模式转变。高校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有的管理两方面可能都不完全到位,有的甚至有缺失。二是学生多样。现在,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学生都有,种类增多;今年,学校将首次面向省外招生,省内外学生将并存,来源多样。住校生也将大幅增加。三是教学建设交叉。目前,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土建施工即将展开,施工人员、车辆等都会进入,但同时,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仍要继续。四是社会交往增多。现在,学校管理服务的社会化项目不少,随着升格发展,与外界交往增加,人员来往增多。再加之,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靠近风景名胜区,周边环境相对复杂,这些都给校园安全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安全形势不容忽视。
尽管有关各方在安全管理上都比较努力,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学校的校园安全仍有一些薄弱环节,如: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尽快整改的机制不够完善,少数同志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安全应急演练开展不多,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活动不够丰富,等等。实际上,近些年学校也发生过一些事件,有的就与安全问题有关,造成了一定影响,教训深刻。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我们希望“安全”和“责任”都不缺失,结果让人满意,过程必须到位。
三、着力构建校园安全长效机制
对校园安全我们不能有临时、应急的想法和做法,要从制度机制上想办法、抓落实,要大范围、多角度地考虑,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齐抓共管,以此形成长效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前提,没有制度作为保障,校园安全工作学会散、乱。学校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学校安全总体制度,还要完善学校值班、门卫、交通、后勤安全、学生安全、水电安全、食堂安全、疾病防控、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工作规划、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等,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二要构建层次分明安全责任机制。按照“分工协作、条块结合、归口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原则,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设立兼职安全员等举措,进一步分解责任目标和任务,把安全工作的责任和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区域、每个岗位、每个人,要强化各部门承上启下的安全责任,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以后如果发生安全事故,要深入追查,必要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特别需要强调教师及其教学的安全责任,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不仅要关心其身体健康,注意考勤,还要关心其心理健康,循循善诱,不要向学生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三要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除机制。安全隐患就如隐形的“爆炸点”,不及时消除,随时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要切实将隐患排查作为当前重要的安全工作来抓。学校安保处已经下发了隐患排查通知,一些部门也已行动起来,这很好。但是,隐患排查出来还不够,还要切实拿出消除隐患的办法,这个事情不能拖,要抓紧完成。此外,还要建立隐患情况报告、舆情研判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常态化机制,把潜在的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要健全完善校园安全预防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应急机制。编制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体系;成立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小组,针对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协作小组;开展学校安全专项应急演练活动;制定学校安全应急演练制度,开展防火、防震等应急演练活动。二是着力完善校园安全基础措施。对校园安全基础设施,比如监控、消防、门禁等,该建的要建,不足的要补,未投入使用的要查明原因尽快发挥作用。要加强学校安全应急条件建设。三是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立足基层,依靠师生,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创新安全教育和宣传形式,加大安全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四是更加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积极面向师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关爱学生,关心教师,大力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五要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控机制。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等是国家安全11个领域任务的其中一个。校园安全对此同样要高度重视,我们既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为管理、教学、联系等服务,也借助其来收集意见,但也要有效防范和管控网络信息安全,要设立网络攻击防火墙,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要关注和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同志们,创建平安校园,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希望在座各位以及每一位教职工,要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时时处处想到安全工作,发现矛盾提前化解,发现隐患马上整改,只有这样校园安全才不会出问题,才能不断开创我校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