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学习强国】不出校门上岗,9.8万笔订单炼就新零售人才! 江苏财会职院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发稿时间:2025-10-18 来源:商学院 作者:阎黎明 摄影: 浏览次数:10

“从核对订单信息到处理客户咨询,每天和真实业务打交道,现在面对岗位需求一点不慌!”刚结束“校中厂”实训的江苏财会职业学院24级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刘雨婷,谈起一个多月的实战经历格外兴奋。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零售业的当下,如何培养出“懂零售、精技能、善沟通、会运营”的智慧新零售人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给出了答案——与中国零售业巨头高鑫零售集团(大润发)携手两年,打造“校企共育智慧新零售人才项目”,通过“校中厂”实战模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对接企业真实业务,在订单处理、客服运营等实战中锤炼本领,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之路。

“校中厂”打破围墙:实训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5月14日至6月24日,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与高鑫零售合作的第四期“大润发智慧新零售人才项目”落下帷幕。本期60名24级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经过双向自主选择参与项目,累计完成20551单真实电商业务处理。

自2023年春季学期启动首期项目以来,这样的“校中厂”实训已让388名学生受益,累计处理真实客单超9.8万笔,客户平均满意度达91.01%。更令人欣喜的是,部分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直接入选企业“鑫海计划”管培生,从校内实训直通企业核心岗位,真正打通了从学习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以往学生实训多是模拟操作,和真实岗位需求存在差距。现在‘校中厂’把企业的线上电商业务直接搬进学校,学生处理的每一笔订单、接待的每一位客户都是真实的,职业胜任力在实战中快速提升。”商学院院长朱丽献坦言,这种“不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模式,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节奏,也为企业输送了“即战型”人才。

高鑫零售人资经理刘茂岸对合作成果赞不绝口:“参与项目的学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超出预期,很多人在实训期间就能熟练应对业务挑战,校企共育的成效实实在在。”

数字化评价护航:双导师联动,成长看得见

“今天处理订单128笔,客户好评率100%!”在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的实训教室里,学生们每天都能通过电子看板实时查看自己的业绩数据。这背后,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的数字化评价体系在发挥作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系统与学校增值评价系统无缝对接,学生的业务量、响应速度、客户满意度等数据实时同步,校企双导师根据数据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精准助力学生成长。

“传统实训往往是‘学完就结束’,评价也相对模糊,很难和就业需求精准对接。现在有了数字化评价体系,学生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补齐短板,让培养更有针对性。”朱丽献表示,这种模式打破了实训与就业的“孤岛效应”,让人才培养始终紧跟行业需求。

不仅如此,学校还创新提出“实训空间翻转”理念,学生无需局限在固定教室,通过电脑端就能随时处理企业业务。去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83名学生在线支援大润发优鲜平台客服运营,凭借“零差错”的出色表现,收到了企业发来的感谢信。

从订单班到生态共建:产教融合走向“深水区”

两年多的合作,让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与高鑫零售的牵手从单一实训项目,逐步拓展到智慧新零售人才培养订单班、直播电商、创新创业等多维度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不断走向“深水区”。

该校省级“数商兴农”创新团队已与大润发达成直播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学生走进企业直播间,参与真实IP账号的运营、产品推广等工作,在镜头前锻炼直播带货能力;连锁经营专业学生通过企业“鑫海计划”,还能获得高管带教、快速晋升的机会,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拓宽。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行业变革同频共振,,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真项目、真岗位、真成长’,这种以实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用人痛点,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准职业方向。”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副院长焦建平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新零售头部企业的合作,在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共建、师资队伍培养等领域持续探索,让更多学生在产教融合的平台上实现成长,为零售业数字化升级贡献职教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