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课堂育人实效,11月4日,校党委书记尹德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费小岩走进思政课堂,与学生同堂听课、同步评课,全程参与青年教师董晓云、胡佳忻分别讲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校办公室、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陪同听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上,董晓云以“蔡国强烟花秀事件”为切入口,抛出“一场绚烂背后的生态代价”之问,迅速点燃学生兴趣。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核心问题,她引导学生从PM2.5数据、碳排放曲线、生物多样性报告等鲜活素材中自主探究,现场发起“生态文明成就接龙”,同学们竞相列举“长江十年禁渔”“塞罕坝绿电进京”“厦门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等典型案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胡佳忻以“如何理性爱国”为主题,用一段“网民不理性爱国”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深思。课堂设置小组汇报展示环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的重要论述,从“四个维度”层层递进。
听课结束后,尹德树、费小岩与授课教师深入交流,对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效果给予充分肯定。尹德树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要持续深化"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库、"红色江苏"实践库、"青年关切"问题库"三库联动"机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紧密结合,打造更多"抬头率、点头率、回头率"三率俱高的思政"金课",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费小岩就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他指要以"大思政课"建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以"大先生"的言传身教涵养青年学子的"大格局",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近期将全面启动"思政课提升行动""集体备课会"等系列活动,后续将有更多校领导常态化参与思政课听评工作。通过"校领导带头听评思政课"这一重要举措,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生动内容,推动思政教育见行见效,为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