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已经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要求,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促进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着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研究,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八个相统一”,培养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具有扎实学识、实践能力,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建设目标
全面发挥思政教研室的主体作用,通过精准对接试点专业教研室,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合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联动、协同共进的“大思政”格局。
三、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工作思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分别与相关二级学院试点专业教研室成立“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着力解决共性和特别问题,探寻独具财会特色、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路径。具体分工如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对接传播与策划教研室;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对接财务会计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对接财务管理教研室;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对接人工智能教研室。
(二)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改
1.开展集体备课
“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定期组织“手拉手”集体备课,本年度开展集体备课4次以上。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
2.完善教学过程
“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坚持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为导向,针对性地在专业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中予以落实,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模式等各方面。
3.共建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角度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法治社会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结合课程知识交叉点和演进关系,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共建课程思政共享资源库,申报校级在线课程2门以上,省级在线课程1门以上。
4.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培育校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
5.建设示范课
“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研究,本年度组织2次以上示范课程展示活动,及时推广示范课程的新观念、新思路、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课程育人氛围,培育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以上。
6.加强理论研究
“课程思政研究分中心”定期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组建科研团队,积极申报课程思政相关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各2项以上,形成物化成果。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协同联动。要注重思政教研室和专业教研室工作的联动配合,定期组织开展调研和研讨,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二)提供经费支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稳步推进,通过项目的形式对本活动提供资助,经费来源为学校思政专项经费。
(三)注重总结推广。要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塑造,做好示范课程建设经验交流、观摩。及时总结评估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效果,逐步将成果和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
(四)确保任务落实。要按照本方案统一安排,将此项工作作为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