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网球运动是体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在本院是一门选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技术、技能学习和培养过程,达到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并使之很好地运用所学技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我校开展网球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的情况来看,网球运动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喜爱,选课人数众多,课外参与面广。
(二)课程设计理念
1 、实施健康教育。注重娱乐、健身,提倡快乐教学;尝试俱乐部模式,增强竞技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培养网球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网球课外锻炼;组织俱乐部开展竞赛及业余训练;将教学评价延伸至课外,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3、强化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将过去的 “如何教会学生的思路”转变成为“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探究的观念”,采用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相结合,示范法、观摩法与模仿法相结合、无球练习与多球练习相结合、分组练习法与纠错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应能独立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并具备在课外进行自主练习的能力。
4、实行过程考核、目标考核、课外拓展考核有机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将体能练习和网球运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将考勤、课堂表现、课后拓展、体能、技术、技能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合理分配考核权重。重在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体能练习,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
教育部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确定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网球运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制定可行的个人技术技能提升计划,具有一定的网球竞技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网球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网球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球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场创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网球运动参与习惯,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康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网球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网球运动项目上达到一定水平;能参加学校和校外的体育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内容
网球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理论内容包括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和网球基础理论部分,实践内容包括网球基本技术、规则、战术和体能类练习。网球理论部分教学内容贯穿到实践课进行教学,实践部分是教学重点,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学生水平、接受能力等按照实践部分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体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分为认知、联系、完善三个阶段;通过教学过程对不同的技术(能)所要达到的目标分为了解、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对网球运动技术有感知,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主要是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练习,较多地利用视觉来控制网球各项技术动作。
初步掌握———练习者经过一定的网球技术练习之后,初步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并开始把各个环节动作联系起来,练习者的注意主要指向技能的细节,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的本质特征,逐步完善地意识到整个动作,把技术环节结合成为完整动作。
基本掌握———在这个阶段,练习者的网球技术动作已在大脑中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与精确,掌握的各项技术动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有机系统,各动作都能以连锁的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只对个别动作起调节作用。
熟练掌握———这个阶段自动化程度提高,练习者的注意范围扩大,各项网球技术已经成为应急性运用;练习者的注意力主要用于对环境变化信息的加工上,对动作本身的注意很少;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技术动作和运用。
(一)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内容:
1、体育课的性质、地位及价值。(了解)
2、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
3、发展身体基本运动能力(了解)
4、体育常识(掌握)
5、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试知识(了解)
6、发展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改善身体形态的方法、手段(掌握)
网球理论内容部分:
1、网球运动的概述(了解)
2、网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掌握)
3、网球基本技、战术的简介(基本掌握)
(二)网球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
(1)握拍法:东方式握拍法(熟练掌握)、大陆式握拍法(熟练掌握)、西方式握拍法(基本掌握)、双手反手握拍法(熟练掌握)。
(2)发球技术:平击发球技术(熟练掌握)、侧旋发球技术(基本掌握)、上旋发球技术(了解)
(3)正、反手击落地球:平击球(熟练掌握)、上旋球(熟练掌握)、切削球(基本掌握)。
(4)步法技术:开放式步法(基本掌握)、关闭式步法(熟练掌握)、滑步(熟练掌握)、左右交叉步(基本掌握)、向侧后移动交叉步(基本掌握)。
(5)网前截击球技术(基本掌握)。
(6)高压球技术(了解)。
2、基本战术(了解)
(1)单打战术
a发球上网战术
b底线对攻战术
(2)双打战术
a发球战术
b接发球战术
c上网截击战术
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基本掌握)
4、发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练习(了解)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内容安排
公共体育课是公共必修课,四个学期共108学时,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开设体育普修课,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14周28学时开设体育选项课。网球选项课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学习内容 | 工作任务 | 学时 | 备注 |
体育健康知识 体育常识 体质测试 | 使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及体育锻炼的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国家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有关要求及学校的相关规定。 | 1 | 第1次课 |
网球理论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球基本技术要领,掌握比赛的基本规则,知道单打和双打基本战术。 | 3 | 贯穿实践教学过程 |
总计 | 4 |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实践 课时 | 内容与方式 | 主要教学安排 | 实践技能要求 |
1 | 球性练习 | 0.5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基本掌握网球的球性。 |
2 | 握拍、挥拍 | 1.5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反转教学 | 熟练掌握正手握拍,双手反手握拍 |
3 | 发球技术 | 3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熟练掌握平击发球技术,基本掌握侧旋发球技术。 |
4 | 3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熟练掌握正手击打落地球技术。 | |
5 | 反手击打落地球 | 3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熟练掌握双手反拍击打落地球技术。 |
6 | 高压球技术 | 1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了解高压球技术。 |
7 | 网前截击球技术 | 1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基本掌握网前截击球技术。 |
8 | 步法技术 | 1 | 课堂集中教学 |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 基本掌握开放式步法、关闭式步法,熟练掌握滑步等步法。 |
9 | 体能练习及测试 | 6 | 课堂集中教学 | 分组练习,分组测试 | 提高耐力素质。 |
10 | 技能测试 | 2 | 集中测试 | ||
11 | 教学比赛 | 2 | 分组比赛 |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比赛 | 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增强凝聚力。 |
总计 | 24 |
(二)教学方法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2、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集中练习、分组练习和分解练习、完整练习有机结合;教学手段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教师既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精讲多练,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4、注重培养体育骨干分子,在教学过程中协助老师管理、指导小组练习。
(三)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体育课程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技能评价、体能评价、课后发展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及分值如下表:
网球选项课总评成绩 | ||||||||||||||
学号 |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过程评价 | 技能(术)评价 | 体能评价 | 发展评价 | 总评成绩 | ||||||
考勤10 | 表现10 | 发球15 | 正反手击打落地球15 | 运用10 | 30 | 10 | ||||||||
2、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考勤、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评分,每旷课一次扣2分,每请假和迟到一次扣1分;三次迟到算一次旷课,三次旷课不得参加本学期体育考试。课后发展评价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参加校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计10分,参加体育社团和运动会志愿者活动计8分,参加PU德育平台活动计5分。
3、体能测试及网球技术考核及运用情况实行教考分离,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由体育教研室安排教师进行测试。(1)体能测试:每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根据国家体质测试成绩折算体能成绩,标准为:
30 | 29 | 28 | 27 | 26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18 | 17 | 16 | |
男子体测成绩 | 90 | 87 | 84 | 81 | 78 | 75 | 72 | 69 | 66 | 63 | 60 | 57 | 54 | 51 |
女子体测成绩 | 85 | 83 | 81 | 79 | 77 | 75 | 73 | 71 | 69 | 67 | 65 | 63 | 61 | 59 |
每学年第二学期进行男子2400米,女子2000米测试,标准为:
30 | 28 | 26 | 24 | 22 | 20 | 18 | 16 | 14 | |
男子2400米 | 10.40 | 10.55 | 11.10 | 11.30 | 12.00 | 12.30 | 13.00 | 13.30 | 14.00 |
女子2000米 | 10.50 | 11.05 | 11.20 | 11.40 | 12.00 | 12.30 | 13.00 | 13.30 | 14.00 |
(2)网球技术考核:
1)考核内容:发球—上手发平击或侧旋球;‚正反手击打落地球;
ƒ教学比赛及竞赛规则。
2)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发球
测试方法:受试者在底线发1区和2区各发5次,以成功次数评分。
男生:8次为10分,每少一次降低1分。
女生:7次为10分,每少一次降低1分。
评分方法:发球打区域成绩(占15%,其中动作技评占5%)。——技评标准见下
表
‚正反手击打落地球:
正、反手击球打区
测试方法:教师网前送球,受试者在底线正、反手各击球5次,以成功次数评分(以单打线为准)。
男生:8次为10分,每少一次降低1分。
女生:7次为10分,每少一次降低1分。
评分方法:正反手击球打区成绩(占15%,其中动作技评占5%)——技评标准见下表
技能评价标准
分值 | 评 价 标 准 |
优 秀 90-100 | 动作正确熟练,准确、自然、轻松协调完成;进步显著,超出教师所期望的水平。 |
良 好 80-89 | 动作比较准确、自然、协调较好完成;进步很大,表现出教师所期望的水平。 |
中 等 70-79 | 动作比较正确,基本完成;进步大,基本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水平。 |
及 格 60-69 | 动作不够正确,不够熟练、勉强完成;有些进步,未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水平。 |
不及格 60以下 | 动作生硬,协调性差,不能完成;进步不明显,明显低于教师所期望的水平。 |
ƒ运用技战术能力与裁判实习综合成绩考评: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比赛(单打、双打、团体)。最后依据学生在在各轮比赛的成绩、运用技术、战术能力、裁判实习情况,给予综合评分,满分10分。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教材统一选用职业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体育与健康》(关文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十三五期间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学校要求将逐步开发网络在线课程,作为网球教学的补充。学生课外的点击学习情况将作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七、师资和场地条件
校内专任教师中胜任网球教学工作的教师有1人,满足现有网球选项课的教学任务。现有室外网球场地3片,每个教学单元可以满足40人的教学需要。
八、教学参考资料
教 材: 《网球运动教程》 陶志翔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另有大量网球网络教学视频可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