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选项课课程标准

作者:发布时间:2019-09-02 浏览次数:560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武术里的搏击运动是体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公共必修课的一门选项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技术、技能和体能学习和培养过程达到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养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并使之很好地运用所学技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武术搏击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我校开展武术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的情况来看,武术运动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喜爱,选课人数众多,课外参与面最广。搏击课程作为新开的选项课,相信也会受到广大同学的喜爱。

(二)课程设计理念

1 、实施健康教育注重娱乐、健身提倡快乐教学;尝试俱乐部模式,增强竞技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推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培养对搏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组织俱乐部开展竞赛及业余训练;将教学评价延伸至课外,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3强化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将过去的 “如何教会学生的思路”转变成为“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探究的观念”采用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相结合示范法、观摩法与模仿法相结合、分组练习法与纠错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应能独立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并具备在课外进行自主练习的能力。

4、实行过程考核、目标考核、课外拓展考核有机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有关要求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将体能练习和搏击运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将考勤、课堂表现、课后拓展、体能、技术、技能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合理分配考核权重重在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体能练习,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

教育部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确定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六个领域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敢打敢拼的精神;

(2)培养学生形成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拥有健康、强健的体魄;

(3)培养学生具备爱党、爱国、爱民族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5)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具备敏捷的思路;

(6)“武德”中的“德”字为学习目标,能让学生养成谦虚、向上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四个领域目标。

(1)掌握和运用搏击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终身锻炼的有效手段;

(2)了解武术的内涵,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

(3)通过搏击专项练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4)注重武德培养,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内容

武术搏击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理论内容包括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和武术搏击理论部分,实践内容包括搏击的基本技术、规则和体能类练习。武术搏击的理论部分教学内容贯穿到实践课进行教学,实践部分是教学重点,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学生水平、接受能力等按照实践部分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体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分为认知、联系、完善三个阶段;通过教学过程对不同的技术(能)所要达到的目标分为了解、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对搏击运动技术有感知,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主要是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练习,较多地利用视觉来模仿搏击的各项技术动作。

初步掌握———练习者经过一定的搏击动作技术练习之后,初步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并开始把各个环节动作联系起来,练习者的注意主要指向技能的细节,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的本质特征,逐步完善地意识到整个动作,把技术环节结合成为完整动作。

基本掌握———在这个阶段,练习者的搏击技术动作已在大脑中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与精确,掌握的搏击各项技术动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有机系统,各动作都能以连锁的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只对个别动作起调节作用。

熟练掌握———这个阶段自动化程度提高,练习者的注意范围扩大,各项搏击技术动作已经成为应急性运用;练习者的注意力主要用于对环境变化信息的加工上,对动作本身的注意很少;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技术动作和运用。

(一)体育基础理论部分内容:

1、体育课的性质、地位及价值。(了解)

2、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

3、发展身体基本运动能力(了解)

4、体育常识(掌握)

5、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试知识(了解)

6、发展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改善身体形态的方法、手段(掌握)

搏击理论内容部分:

1、搏击运动的概述(了解)

2、搏击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掌握)

3、搏击基本技、战术的简介(基本掌握)

(二)搏击实践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

1)专项体能:发展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的身体练习,如徒手或手持器械发展力量素质练习;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灵敏素质练习等。

2)搏击基本功:(掌握)

肩臂练习:压肩、绕环、抡臂等

腿部练习:正压腿、侧压腿、弓步压腿、仆步压腿、横叉、竖叉

3)搏击基本技术:(掌握)

步型:弓步、虚步、丁步、马步、仆步

步法:进步、退步、上步、垫步、跃步

拳法:左右直拳、左右摆拳、左右勾拳、左右鞭拳

腿法:左右正蹬腿、左右侧踹腿、左右鞭腿、左右勾踢腿

防守:后闪、侧闪、下躲闪、拍压、拍挡、格挡

摔法:抱腰过背、抱单腿靠别、抱单腿上托

2、搏击实战技术(了解)

条件实战:拳法、腿法

模拟实战:拳法+腿法+摔法

实战:教学比赛实战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内容安排

公共体育课是公共必修课,四个学期共108学时,第一学期1224学时开设体育普修课,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1428学时开设体育选项课。羽毛球选项课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学习内容

工作任务

学时

备注

体育健康知识

体育常识

体质测试

使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及体育锻炼的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国家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有关要求及学校的相关规定。

1

1次课

武术搏击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搏击基本技术要领,掌握搏击比赛的基本规则,知道如何得分。

3

贯穿实践教学过程

总计

4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序号

项目

名称

实践

课时

内容与方式

主要教学安排

实践技能要求

1

搏击技术:手型、步型和步法

2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基本掌握搏击的格斗式准备动作和步法

2

搏击技术:拳法技术(直拳、摆拳)

3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反转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拳法技术

3

搏击技术:拳法技术(勾拳、转身鞭拳

3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反转教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拳法技术

4

搏击技术:腿法技术(鞭腿、侧踹腿)

3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腿法技术

5

搏击技术:腿法技术(正蹬腿、勾踢、转身摆腿

3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腿法技术

6

搏击技术:摔法技术

2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摔法技术

7

搏击进攻与防守技术

2

课堂集中教学

示范、讲解、练习、纠错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搏击攻防技术体系

8

体能练习及测试

4

课堂集中教学

分组练习,分组测试

提高耐力素质。

9

搏击技术考核及身体素质考核

2

集中测试

素质考核:

1.一分钟俯卧撑/立卧撑;

2.一分钟仰卧起坐

技术考核:

1.搏击空击30秒

2.一分钟拳腿组合打靶

检验一个学期学生对搏击技术动作的掌握及身体基本素质的提升情况

总计

24




 

 

(二)教学方法与建议

1、讲授示范法:通过向学生示范讲解,使学生形成动作表象,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2、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3、竞赛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形式,比谁学得快,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并及时反馈;

4、任务驱动法: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用和创新能力。

教学建议:学生学习搏击不仅要学会其技术动作,搏击作为我国的国粹,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民族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推崇“武德”的学习,在今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能虚心向上,更具备拼搏精神。

(三)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体育课程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技能评价、体能评价、课后发展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及分值如下表:

搏击选项课总评成绩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过程评价

技能(术)评价

体能评价

发展评价

总评成绩

考勤10

表现10

拳法10

腿法

10

摔法10

运用10

30

10








































 

2、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考勤、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评分,每旷课一次扣2分,每请假和迟到一次扣1分;三次迟到算一次旷课,三次旷课不得参加本学期体育考试。课后发展评价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参加校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计10分,参加体育社团和运动会志愿者活动计8分,参加PU德育平台活动计5分。

3、体能测试及搏击技术考核及运用情况实行教考分离,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由体育教研室安排教师进行测试。

1)体能测试:每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根据国家体质测试成绩折算体能成绩,标准为:


30

29

28

27

26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男子体测成绩

90

87

84

81

78

75

72

69

66

63

60

57

54

51

女子体测成绩

85

83

81

79

77

75

73

71

69

67

65

63

61

59

 

 

 

每学年第二学期进行男子2400米,女子2000米测试,标准为: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男子2400米

10.40

10.55

11.10

11.30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女子2000米

10.50

11.05

11.20

11.40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2)搏击技术考核:(按成绩的40%计入总成绩)

分值

动作空击

打靶

100-90

(优秀)

熟练正确完成动作,符合技术要求;动作清晰,力点明确;速度快,无多余动作;气势佳

动作规格、演练中劲力充足,爆发力强,力点准,两人配合协调、稳定,体现搏击的风格和特点。

89-80

(良好)

较熟练完成动作,基本符合技术要求;力点教明确;速度较快,无多余动作,气势较好。

动作规格、演练中劲力充足,爆发力强,力点准,两人配合协调、稳定,较好的体现搏击的风格和特点。

79-70

(中等)

完成动作,动作方向路线有轻微错误;动作稍微符合快、准、狠。

动作规格、攻击方法基本准确,演练中有一定的劲力和速度,整体动作较协调,无明显错误,较体现搏击的风格和特点。

69-60

(合格)

完成动作,动作方向路线无明显错误。

动作规格、攻击方法较差,演练中劲力速度一般,两人配合较协调、稳定。

60分以下(不合格)

不能完成动作,动作方向路线有明显错误。

动作规格、攻击方法较差,演练中动作不熟练,劲力和速度差,整体协调动作差,经提示不能完成。

 

      3)专项素质评分表:(按成绩的10%计入体能评价)


分值

项目

一分钟仰卧起坐(个数)

俯卧撑(个数)

100

46

41

50

29

95

43

38

45

26

90

40

33

40

23

85

37

31

35

20

80

34

28

30

17

75

31

25

25

14

70

28

22

22

11

65

25

19

19

8

60

22

16

15

5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教材统一选用职业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体育与健康》(关文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十三五期间将根据学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学校要求将逐步开发网络在线课程,作为武术搏击教学的补充。学生课外的点击学习情况将作为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七、师资和场地条件

校内专任教师中胜任羽毛球教学工作的教师有3人,满足现有武术搏击选项课的教学任务现有室内武术馆一间,每个教学单元可以满足40人的教学需要。

八、教学参考资料

主要教学参考资材为武术人民教育出版社;另有大量搏击网络教学视频可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