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变好了吗?
发布人:图书馆审核员  发布时间:2017-04-10   浏览次数:1586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一种典型的大学老师:明明在教一门必修又基础的课却把内容、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上升到让所有人都痛不欲生的地步;似乎对某些学问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和领悟,可上他们的课却很难从中感到被震慑的魅力;绝对不是系里的“红人”,搜索他们的名字,除了担任合作作者的教材之外很难找到他们独立写就的著作;与此同时,他们为人严谨、刻板、无法通融,执着于出勤、考分、论文质量,像一些横躺在自由散漫、行云流水的大学生活中的大硬石,让人头疼。但比起那些如偶像一般让人心驰神往的老师、成为意见领袖或名人的老师、手腕灵活像政治家一样翻云覆雨的老师,倒是这些“石人”让大学更像大学,保持了它本应有的庄严与稳定。

  

《斯通纳》(Stoner)写的就是这样的“石人”。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从那一年开始到1956年他去世,作者约翰·威廉斯讲的是一个“石人”的半个世纪。

  

在斯通纳死后,记得他的人寥寥无几,他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也乏善可陈:从进入密苏里大学读书开始,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在他的退休的仪式上才被宣布可以升任教授,他并没有等到那一天,这大概难以称之为事业成功;他在结婚之后不久就认定自己的婚姻失败了,但是并没有离婚,这恐怕也无法说是婚姻幸福;他曾有过短暂的出轨,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当濒于选择时,他维持了原状,这绝对不是爱情至上;他深爱自己的女儿,可她被当作夫妻间斗智斗勇的筹码又急需关注、温暖、安慰的时候,作为父亲,他选择了温吞的退败,这直接导致了家庭分裂。

  

小说描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关心的人,只有当他们出状况的时候,他们的故事才是我们的谈资。保守、窝囊、顽固,大概就是斯通纳生活的主调。他在回避争端,可是,在对一个学生的评判上,他拒绝退让,这是他与成为系主任的教授几十年不和的导火索。这种不和,才让他成了学生们背后谈论的传奇。

  

《斯通纳》是一部无法称之为高潮迭起的小说,却在1965年和2013年两次出版时都引起了《纽约客》的注意,其他主流媒体的书评里出现了“完美”“不朽珍宝”这样的溢美之词,就连现在在豆瓣上也是一致的高分好评。人们对好小说的判断是非常奇怪的——与情节并不一定有关系。我猜,《斯通纳》能引起这样的评价,原因之一是它狠狠戳中了知识分子——尤其是痴迷学问的书呆子们——的心头痛。

  

斯通纳是研究中世纪英语文学的专家,他本是并不富裕的农家子弟,他父亲拼尽全力送他进大学是希望他学好农学继承农场,可他却在英文课上受到了极大冲击,深入地学习之后,他感到了更有意义的东西和更有意义的自己。这是只有书呆子才能体会的感情,拼命地扎入到一门冷门、无使用价值的学问中去的时候,会突然从知识中感到源源不断的热流,一种微妙的能量会钻进体内,令人由衷地感到充实、满足;你会从庞大的信息中慢慢看出不为人知的线索,看到其中的智慧与光彩;有时,你会拜倒在这种人类的智识之下,想看得更为清晰,希望自己思考得更透彻,想要奉献自己的生命成为一名传教者,让更多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光芒。

  

即使一生的其他部分都失败了,沉浸也足以让斯通纳们自我满足。每当有什么不愉快发生时,他们就会躲回到书本和课堂上去,最终能让他们痛苦的,只有夺走他们研究与教学的可能与时间。

  

作为中文译本,当斯通纳在带着学生分析那些中世纪诗歌与文章的时候,约翰·威廉斯巧妙地假托斯通纳之口传述了他对中世纪文学及其影响的想法,斯通纳所说的内容优美、深远可能是译成中文无法体现的。这就好像如果我们有一篇小说写到以为教师精于《文心雕龙》,我们如何能让外国人明白其中字句之间层次渐进的关系。斯通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外界的变化对他几乎毫无影响,他躲在大学里,从未真正踏入社会。而大学,是《斯通纳》小说中实际的第二主角。

  

一个睿智的配角说出了“大学是善的工具”这样的话,它收留了那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地”的人。每一个长时间躲在大学羽翼之下的人,即使是对大学的体系、人际关系免不了在心里嘟嘟囔囔,又对大学以外的世界有着更多怀疑,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单纯从学问与知识的传授中获得乐趣。大学给了这些人身份,有时甚至是荣耀,也给了他们在许多激烈竞争、危险、责任面前免责的护佑。

  

正因为它有这样的作用,斯通纳才奋力想要阻止靠小聪明的学生获得名不副实的学位,防止他进入大学任教。“大学就是一座避难所,一个远离世界的庇护所……我们不能让他进来。因为我们这样做,我们就变得像这个世界了,就像不真实的,就像……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他阻止在外。”

  

斯通纳有许多次应该离开大学,为了爱情、尊严或者只是为了活得更好。我一直在想,他的妻子难道不曾爱他吗?她为什么要这么欺负、折磨他呢?我想她大概是希望引起他的重视和回应,但斯通纳在应当施予爱的时候,悄悄地躲开了。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态度,应该斗争、坦白的时候他选择了非暴力的沉默、漫长的消极抵抗,让苦变得更加悠远、绵长。这恰恰是他自己造成的。而这也正是一部分滞留在大学中的人的行为模式。他们缺乏走上社会去面对风险的勇气,缺乏应对的技巧,甚至一个各色、狡黠的学生都会影响他们后半生,更何况外面那么多“聪明人”。他们没有办法像真实社会的敌我双方那样进行真刀真枪的对抗,于是唯有如此。

  

有人说,《斯通纳》里流露着知识分子的自怜,我想,这恐怕是一种很真实的境况。100年过去了,斯通纳这样的人仍然在缓慢维持着大学中知识的运转,他们受到压迫与进行抵抗的方式也都几乎没变。当看到《斯通纳》的结尾,难免出现反复自问:我们的大学变了吗?

  

大学没有变,它至今仍然是许多人的避风港,但大学也变了,斯通纳奋力推挡的那种人似乎最终渗透到了各个学校。

  

如此这般的忧郁是《斯通纳》令人无法释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