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依然》:品质和心境闪耀出的女性风采
发布人:图书馆审核员  发布时间:2016-05-05   浏览次数:1354



曾经我去采访一对七十多岁的医生夫妇,白发苍颜却乐观开朗,他们也有年轻时的烦恼和对手,然而现在早已云淡烟轻,他们悄悄告诉我,赢过对手的唯一方法就是活得比对手长。

换句话说,活得时间越长,就越没有对手。活着,真的会上升为一种人生态度。琼达领霍特金斯就是这样一位年近90高龄的澳大利亚老太太,曾经风华绝代,引领整个澳洲模特业走向国际。她开办过南半球第一所个人精修学校,以及第一所模特学校和模特经纪公司,开创12项世界第一、17项澳大利亚第一。从她主办的澳大利亚小大赛等赛事里走出的知名模特,乃至后来走上好莱坞银幕的女星多不胜举。

翻开《微笑依然》这本撰写达领小姐一生的自传书,你会发现一些亮点。前不久刚去世的美国南方作家哈珀李引发了人们对《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追念,从而温故这部电影,看到了久违的格利高里派克,温文尔雅的他竟然出现在了达领小姐的这本书中。你会发现,派克经历了婚变后,有意向当时风头正劲的达领射出爱神之箭。然而耽于事业的达领忽略了派克,令这段本可圆满的姻缘无疾而终。

这本书,有几点是很明确的,就是达领这位女性,她的一生分为几个坡度。她从农村出来,从小见识了母亲被外祖母嫌憎的场面,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环境中懵懂意识到性别身份带给她的冲击;在母亲的四处推荐下,她到了城市并成为一名模特儿,虽然刚开始不免出洋相,但先天的外在条件使她星途顺畅;她成立模特公司,作为领导者,要在充满竞争机制异常艰苛的社会中独挡一面,显示了女性管理者的风范和气节;她在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娱乐圈中坚守了一个职业女性的道德操守。

达领至少告诉我们两点,怎样活和怎么作为女人活着。

达领在书中反复强调自己并非一个女权主义者,不会与男性对冲,不会在外在形象上做改变,她觉得女性应该在礼仪上改变自我的状态,注重细节,由内在美扩散至外在,而不应依附于男性,失去自我主张。她出生于1927年,从13岁成为模特,可谓是澳大利亚首位算得上从事模特行业时间最长、最早的人。就像玛丽莲梦露般天然不饰雕琢的性情般,达领身上也有一股来自乡野的纯天然的气质,再加上爱美的喜欢剪裁各种衣服的母亲,她被推到了T型舞台上。

同样作为女性,她深知母亲之爱,但母女间不免因为观念问题而产生矛盾分歧,达领曾经就离家出走,回归乡野,但重回舞台时却状态更佳。母亲心里的阴影也直接导致暮年的达领在与女儿的沟通中产生阴影,继而引发抑郁症。这也是她潜意识里无可逃脱的家庭纷扰和心理变异,婚姻的失败与内在对爱的压制,使达领一度不堪面对。然而她自我解嘲:俗语说:最热的窑能产最好的瓷。自从能够直面我的过去,我就自信自己再也不会消沉了。至少我现在知道自己已足够坚强,能够一直保持微笑。

或许就是这种乐观,支撑着她一直活到现在。开创模特公司后,从原先300人的规模扩展至400多人,人多是非多,要摆平这些年轻妄为、心无城府的模特新人,并非一件易事。达领面领着在商业利益面前开始与她分一杯羹汤的竞争者。这些人,不乏一些被她器重或培养的年轻人,她们不是背叛了达领的信任,就是挖她墙角、自立门户。达领当然很伤心,却无可奈何,然而她坚持了下来。而那些投机倒把、唯利是图的模特公司却支撑不了多少年宣告停业。

这其实是涉及到一个怎么活的问题。市场竞争在任何社会环境下都有存在,但是形成良性的竞争,必须要建立平等机制和良好作风。达领显然有着自身够硬的模特基础,而且经历过世界级的比赛,眼界和经验都比同行人要强,最关键的是,她乐于站在幕后推荐新人,而且有着极好的职业素质。有一细节讲到,她带领模特队去澳门参加演出,席间她上台做发言,因为天气太热,她将两只手放到身后,让汗水流到手掌,再悄悄倒掉。这种细节正好表明,她作为模特的一种风范和意识,在大众广庭之下,女性的礼仪风貌展露无遗。以身作则,才会在整个团队中做好表率作用。

达领的硬气,在于她后来没有因自己是私生女的身份而放弃了做人的尊严,反而在事业的拼搏中不输男性。她的书里表现出女性应有的虚荣,对服装、珠宝的喜爱,对好莱坞明星们的戏谑,以及对同行中女性们的堕落表示遗憾。有人直接评价达领为明星中的明星,这是集合了长年累积的一种品质和风采,绝非商业环境下一朝一夕就可打造出来的装饰品。

罗曼罗兰就曾写过:一个人对于别人的影响,绝非靠语言完成,而是靠精神完成的。有一种人能够用目光,举动,和清明的心境,在四周围散布着一种恬静的,令人苏慰的气息。

如今,在大经济环境中一蹴而就的商业环境中已鲜少有这种做人和做事的体系和标准了,达领的老去,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物是人非,也见证了风格之于商业的重要性。